人民币汇率再度逼近7.3关口 这一次央行会出手吗?

  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8月14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29关口,最低至7.2926,为6月30日以来首次;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于夜盘再度跌破7.26关口,最低至7.2656,亦创6月30日来新低。相比之下,美元指数却出现了明显反弹,日内涨幅超过0.5%,最高涨至103.4166。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分析师周骥分析称,人民币这一轮贬值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美元指数的走强,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公布的经济数据表现不佳。近日,穆迪宣布下调美国10家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将6家大型银行列入下调观察名单,以及意大利拟征收银行暴利税,导致市场对欧美银行业的担忧重燃,部分避险资金因此流向美元。此外,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速降幅进一步扩大、社融数据也出现超季节性回落,这些因素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了压力。

  不过,市场也不必太过担忧。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监管层的“汇率工具箱”依旧较为充足,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跨境融资杠杆率、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等工具,可在必要时继续对市场预期进行合理有效引导。

  另外,作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坚实后盾,我国外汇储备仍然稳中有增。8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43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13亿美元,升幅为0.35%,为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

  事实上,央行对本轮人民币汇率贬值已经展现出了比以往更大的容忍度,今年以来仅有启动逆周期因子、窗口指导大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等市场推测,以及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公开举措。

  对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曾撰文解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弹性的增强,能够帮助中国央行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容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适当贬值,能够帮助中国央行打开降息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与出口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人民币有效汇率的适当贬值也有助于稳定贸易增长。

  即便如此,央行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态度仍是一贯而明确的。这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候,央行仍然会出手。

  有数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7.3可能是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底”,不排除央行再度开启“稳汇率工具箱”的可能。

  银河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员杨一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央行可能会提升商业银行的远期售汇风险保证金率,这一举措会提升银行的远期售汇成本,导致客户远期售汇的成本提升,远期购汇积极性下降,从而改善境内的外汇市场供求关系。

  在杨一平看来,商业银行的外汇存款储备金率也有一定的下调空间。自2022年9月15日起,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但从历史数据上看,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最低曾到过3%,因此仍有相当大的下调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北大核心期刊《国际金融研究》6月刊登了谷宇、王宇凡的《外汇宏观审慎工具能够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吗?》一文,其通过实证分析和相关模型发现,同时调升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和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比启用逆周期因子更为有效。但文章也指出,在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效用可能也会打折扣。因此,需要综合施策,稳定预期。

  温彬认为,监管干预效果明显,汇率管理工具丰富足以保障市场平稳运行。6月末,在人民币汇率出现恐慌性贬值迹象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开始出手干预,并且效果极为明显:从6月29日起,中间价报价开始明显偏离前日收盘价,6月30日在岸汇率就触底反弹;7月20日,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7月21日人民币汇率预估指数就止跌且大幅回升。

  在他看来,鉴于我国汇率管理工具较为丰富,即便后市人民币汇率再次出现恐慌单边走势,监管部门也足以平抑“羊群效应”,保障外汇市场平稳运行。

  相关报道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29 创去年11月初以来新低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28 专家:不排除未来汇率高点动用政策组合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