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济 饲料增量 猪价后市怎么走?

  近期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多部委连出政策以及相关的预警指导。本文主要基于近期的饲料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消费状况以及二次育肥的盈利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目前市场的状况。

  

  饲料数据部分

  2022年9月13日,饲料工业协会公布8月的饲料生产情况数据,据统计8月全国饲料产量为2635万吨,环比增长7.2%,同比下降6.7%;1-8月合计生产饲料18746万吨,同比减少5%。猪饲料部分产量1067万吨,环比增加8.5%,同比减少11.2%,1-8月合计生产猪饲料8081万吨,同比减少7.9%,较2020年增加62.12%。实际上就目前看今年饲料的实际产量较去年小幅减少反映出今年的基础产能较去年出现下降的情况,但实际降幅相对有限,尤其是7 8月份月度环比持续增加,7月环比增加4.02%,8月环比增加8.5%,比较前序年份的变化规律来说,除了7、8月份正常的季节性增加以外同时反映出目前存栏规模以及后续饲料需求存在逐渐恢复趋势。

  尤其是目前的出栏或者宰后均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基于前期产能减损现阶段大猪出栏的意愿更强且养殖端尤其是散户倾向于出栏大猪的情况下,对于饲料消耗的绝对量也会在存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出现明显增加。当然实际情况除还需要跟踪后续的出栏重和饲料的消耗情况,但仅从饲料的变化趋势来看,目前的猪饲料的增加既有存栏恢复也有压栏和二次育肥等活动的影响。

  

  消费变化难同旧辙

  消费的变化一直是今年无法绕开的话题,至少今年的消费状况的低迷确实也是目前猪价上下两难的重要来源。以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农贸市场走货数据为例,该数据主要针对主要农贸市场的走货状况进行统计,今年1-8月猪肉合计走货438477.2吨,较去年同期下降22.60%;仅8月走货47112.5吨,环比增加8.96%,同比减少43.11%。当然,实际的情况随着天气的转凉正在逐渐好转,不过今年整体的猪肉消费出现20-30%的下降则是相对确定的状况。本身该数据主要针对的是城镇居民家庭的日常消费,其主要走货情况更多与疫情的走向密切相关。

  今年以来各地散发的疫情导致备货和屯储需求虽然会有短时增加,但是后续会有较长时间的低迷时间,且疫情影响下餐饮和聚会的大幅减少也是需求出现下降的重要原因。按照往年规律来说,每年四季度都是猪肉消费的旺季,消费上一般会出现15-20%的增量,当然2019年在产能的快速减损以及后续的高价抑制中出现了需求的下行,但同样2020年在产能快速恢复价格明显下行后产生了近45%的增量,因此目前看猪肉的消费刚性或许仍旧能够维持前期的水平上,波动的幅度虽然有保障,但是今年消费总量的缩减导致下半年价格不应当给予过高的期待。当然目前在消费恢复问题上,强势也好弱势也罢更多的是一种针对政策变化的预期,后续防疫政策调整后可能消费出现明显好转,猪价进而获得有效的拉动;不过前文饲料产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变化提示到下半年的生猪供给方面逐渐恢复的事实,也确定了下半年猪价虽然重心逐渐上移但是幅度相对有限的状况。

  

  二次育肥

  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还有二次育肥的状况,所谓二次育肥,主要是针对下半年对于大猪喜好的基础之上,将一部分出栏的标猪(一般为90-120kg)重新饲养育肥,养至中大猪150kg甚至更大体重后出售的一种投机性育肥行为。下表简单列出了二次育肥所需要的成本以及不同目标体重下的盈亏状况参考。

  本身从表中数据显示出二次育肥的出栏目表不能过低,同时考虑到猪价变化风险,时间允许应当尽可能选择较大体重出栏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边际增加来降低成本。就目前来说年末的主要大猪倾向的时间段为腌腊和年前的需求,这两个时间主要是在11月中下旬和12月中下旬,因此二次育肥群体可能10月中旬前都会维持较好的收购欲望,尤其是今年在产能缩减和年末大猪需求较好的时段下,至少目前的猪价主力支撑并非消费市场的繁荣而是二次育肥的活体储备动作的兴旺。

  

  小结

#p#分页标题#e#

  实际上本文主要是针对近期市场中的热点数据进行总结,如果通看目前的市场状态,结合前期能繁母猪存栏、规模场新生仔猪数以及本文开始引用的饲料工业协会猪饲料产量的数据来说,后续产能从8月起将会每月环比恢复增加。虽然增加的幅度小于常年四季度15-20%的增加预期,但今年的消费受到宏观和疫情的影响都比较大,至少屠宰和调运行业是实打实的感受到了今年消费不济的“寒意”。而对于年底的消费状况,即使政策调整后增加的幅度回到预期范围,但绝对量方面很难做到同样的增加。综合来看猪价重心虽然会逐渐上移但是幅度和程度都相对有限。目前现货维持在23-24元/千克水平,已经与7月的前高维持相近,而后续价格笔者认为大概率在22-24元/千克区间内运动,短时超过24或25元,至少目前的产能并没有出现2019那样的大幅减损而消费也没有2019那样的疫情前水平,因此价格也不应当给予过高期待,现阶段兴旺的二次育肥或许后期也会成为平抑猪价的关键所在。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