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七大要点一次看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针对下一步工作安排,会议也释放出多个重要政策信号:“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这些提法有何深意?《经济参考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全面解读这一备受市场关注的会议。

  三重压力得到缓解

  内生动力还不强

  形势判断方面,会议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会议强调,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乘势而上,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宗光: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客观而务实,既看到了年初以来的经济复苏良好态势,三重压力有效缓解,传递了信心;又看到了复苏内生性动力不足的问题,传递了真抓实干的紧迫性、稳增长仍不能松劲的信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今年一季度的政治局会议总体对形势判断更加乐观,但同时强调需求和内生动力不足,这种判断符合当前经济实际。这体现在一季度GDP增速达到4.5%,好于市场预期,生产端的第三产业、需求端的消费尤其是服务业消费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但同时经济存在不均衡,如总体数据好于结构数据、宏观数据好于微观数据、服务业好于工业、内需好于外需等。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在当前形势下,要“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这意味着在物价水平整体稳定的背景下,大力提振消费、促进民间投资,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增速较快回升,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杨光普: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立在精细化分工和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基础上的。要加快补齐短板,维护产业体系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壮大。

  会议作出“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部署,下一步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市场机制的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各类优质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短板领域、薄弱环节的加快突破。借助国内外需求快速释放的契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巩固增强竞争优势。注重打破行业壁垒和市场分割,推动产学研协调联动,强化基础设施联通能力保障,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上大中小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形成明显优势,要基于已形成的优势,利用好我国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制造业的系统性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推动相关需求进一步释放。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安晖:

  大模型的出现,反映出人工智能向更加智能和通用化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技术、数据、算力、应用场景等众多要素支持,也需要全社会客观理性对待和培育发展。

  建议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智能化发展重点,布局典型领域系统应用。建设一流的人工智能数据集,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研发企业,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企业,健全产业生态,加速应用。同时明确人工智能风险防范要点,进而运用法律、政策、技术和制度手段加以解决。

  积极财政稳健货币

  形成扩大需求合力

  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

  会议之所以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恢复和扩大需求是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夯实国内基本盘、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另一方面,我国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当前经济形势总体恢复向好的同时,需求不足仍然比较突出。扩大内需仍然是现在支撑经济回升的最关键的工作,而且会议特别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围绕扩大内需形成合力,这就表明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更多地集中在扩大内需这个方面。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下一步,财政政策应更加积极有为,主动发力,用足用好专项债额度,扩大基建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稳定投资和总需求。货币政策要坚持“以我为主”,更加精准发力,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的支持,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同时,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发展消费金融,培育中高端消费增长点,扩大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消费。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

  在投资方面,会议强调的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扭转民间投资增速和占总体投资比重不断回落的局面。这也和会议提到的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相印证,能更好地针对经济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形势,更多地从需求端进行发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会议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破除影响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法律法规障碍和隐性壁垒,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各类企业都要依法合规经营。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奂劼:

  要想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就要保障民企利益,改善民企环境,提升民企信心。下一步,应通过完善立法、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切实保护民营企业财产权益、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明确“红绿灯”边界,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给民营企业以信心。加快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切实减轻民营企业发展压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会议对当前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两个重点领域做了专门部署。其中,“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主要是指部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存在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很大程度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而“要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则表明当前的重点是鼓励这些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李宗光:

  这次专门提到“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是为了让它们在原创性的创新方面发挥带头作用,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吸引外资放在更重要位置

  会议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

  继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更大力度吸收和利用外资”之后,这次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吸收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反映出国家对外商外资的重视进一步提升。

  这次会议部署“要支持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以核心平台率先探索试点,以点带面推动我国制度型开放水平的整体提升,将为外商进入中国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也为其在华经营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

  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事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开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之一。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需要最大限度挖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潜力,这就要求从国内改革和对外经贸规则对接两个方面来提升开放水平。事实上,这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推进城中村改造

  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

  此次会议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同时,与过去的政治局会议相比,会议首次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平急两用”型设施,既可以有效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构筑城市安全防线、补齐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短板,又可以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促进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还可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投资效率和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

  大城市城中村多占据城市核心区位,但供应效率低,地区管理难度大,难以形成新增供应,也难以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城中村改造既是创造有效供应,也是满足有效需求,是增加住房供应、支持城市发展、支撑经济增长的有效抓手。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会议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稳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抓好安全生产。要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大兴调查研究,奔着问题去,切实帮助企业和基层解决困难。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增长、保市场主体的目的就是保就业,就是保民生和社会稳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目标进一步增强,城镇新增就业由往年的“1100万人以上”提高至“1200万人左右”,反映出稳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当前就业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其中高校毕业生是重点群体。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会议连续关注就业问题的原因之一。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针对当前影响我国就业市场的几个关键环节,安排财政、金融、产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同步发力,出台各项务实管用的具体措施,将对后期促进城镇新增就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分析解读

  一图看懂: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信息量很大!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 政治局会议做出了哪些部署?

  定调经济回升向好 更有新能源、人工智能迎政策暖风 首席经济学家火速解读政治局会议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