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否认通缩 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明显加快

  随着经济社会活动正常化、前期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好于市场预期。消费大幅反弹以及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回升的主要动力。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较2022年四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从调整季节因素后的环比看,一季度GDP增长2.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同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

  针对近来市场上讨论较多的“通缩”担忧,付凌晖回应称,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接下来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多位专家分析,一季度经济如期转入回升轨道,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但无论从当季GDP同比增长水平,还是从两年平均增速衡量,一季度经济运行尚未恢复到常态,仍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阶段。我国经济当前运行仍然有隐忧,不能过于乐观,扩内需稳外贸等政策要延续,稳经济政策力度不能减少。

  工业实现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市场需求回暖,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工业生产出现积极变化。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分行业来看,一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增长面超过五成。与上年四季度比,2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回升。

  其中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付凌晖表示,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趋势加强,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提升,生产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高于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2.5%。其中电气机械、铁路船舶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9.3%。

  付凌晖表示,企业预期总体向好,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位于景气区间。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制约不足仍然存在,工业产品价格仍在下降,企业效益面临不少困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出口转弱的背景下,过去三年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领先整体经济增长水平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影响工业生产的两个主要不确定因素,分别是房地产投资能否如期回暖,以及海外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是否会持续回落。

  消费增速大幅回升

  随着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预期改善,带动市场销售扩大,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上年四季度为下降2.7%。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02786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12136亿元,增长13.9%。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比1~2月份加快7.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15%。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消费最大的亮点是餐饮,显示了线下消费场景的复常,并有望因此带动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信心改善、消费需求释放并形成正循环。

  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改善、消费场景不断增加,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提高,带动平均消费倾向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2%,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王青认为,消费增速较疫情前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尤其考虑到低基数因素,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不仅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消费回补的潜力也尚未充分释放。这一方面受汽车和涉房消费拖累,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居民收入增速回升较慢,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速仅为3.8%,不及当季GDP增长水平,且居民消费心理仍较为谨慎,这直接体现于一季度住户存款的大幅增长。

  付凌晖强调,今年以来消费整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但也要看到,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增加优质供给,把扩大消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起来,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

  基建投资维持高位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制造业投资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8%。

  付凌晖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坚持扩大内需,积极发挥投资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投资,积极扩大民生领域投资,有效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投资稳定增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有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8.8%的高增长。资金方面来看,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为2.19万亿元,占今年比重达到了57.6%,叠加去年末下发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今年上半年用于基建的财政资金比较充分。

  付凌晖表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城乡区域基础设施条件方面还存在差异,交通、水利、能源领域还存在弱项,需要加快补齐。同时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5G、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效果逐步显现。

  但一季度民间投资仅增长0.6%,维持低位运行。付凌晖分析,民间投资的问题,影响因素比较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因素。民间投资中,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下降13.8%,下拉民间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当然,民间投资面临近期企业效益下滑、市场预期不稳等制约因素。总的来看,积极推动完善市场环境、积极增加对民间企业的支持将有利于民间投资逐步回稳。

  王青表示,展望未来,在海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需整体放缓,以及国内居民消费还需要进一步提振的背景下,二季度投资增速还将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关于二季度经济走势,付凌晖表示,从下阶段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显效发力,经济运行有望整体好转。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按照当前经济恢复态势,二季度经济增速到8%是正常的。但是考虑去年二季度经济增速仅为0.4%,即便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达到8%,两年平均增速也仅为4%左右。当前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固,总需求不足的现状要得到重视。

  罗志恒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整体是超预期的,随着我国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在稳增长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微观主体和信心逐渐恢复是大概率事件。相较于高通胀、持续加息、金融动荡等国际环境,中国经济运行状况是比较好的,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超过5%。但是,全球经济需求在往下走,下半年下行压力会更加凸显。我国经济当前运行仍然有隐忧,不能过于乐观,扩内需稳外贸等政策要延续,稳经济政策力度不能减少。

  “很多人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理所当然会回到5%以上,因为市场自发修复的力量很强大,但如果宏观政策开始收缩,可能会难以实现目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表示,考虑到内外的众多不确定性,今年宏观政策应该依然延续宽松基调,而不应过早地实施正常化,宽松政策过早退出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速可能再度掉下去,那时想再重新恢复经济增速,很可能需要花更大代价。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当前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扎实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适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巩固拓展向好势头,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

  近期,央行、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宏观经济主管部门密集调研,接连召开经济形势地方、行业协会、专家座谈会等,围绕当前经济运行情况、面临的问题和政策建议听取意见,稳经济政策有望上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认为,一季度经济复苏势头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关键点在于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螺旋式上升;从长期视角来看,总需求不够强劲与结构性原因有关,因此要扩大内需,必须推动需求侧与供给侧同步扩张,这就需要将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关报道

  中国经济有“通缩”风险?国家统计局:当前没有 下阶段也不会有

  重磅利好!大超预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 来看十大要点

  关于一季度GDP、消费、房地产、就业情况 解读来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