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通胀再次席卷欧洲大陆 俄乌冲突滞后效应显现

  随着能源价格的下跌,欧元区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放缓至一年来的最低水平。然而,矛盾的是,在整体通胀下行的环境中,食品成为最为怪异的所在。

  根据欧盟统计局上周五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6.9%,比2月的8.5%出现明显下降。但食品、酒类和烟草的价格却令人痛苦地上涨了15.4%,高于2月的15%。

  而糖是食品价格疯涨中的领军者,上周食糖价格飙升至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荷兰合作银行高级经济学家Maartje Wijffelaars表示,在欧元区的某些地区,食品价格正在以二战后创纪录的速度上涨。法国的食品价格3月涨幅超过16%,德国则报告超出20%的食品通胀。

  猖獗的食品通胀也是欧洲目前罢工频发的一个关键原因。工人们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寻求更高的工资。甚至有人警告,食品涨价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对政府的失望情绪。

  牛津经济研究院欧洲经济主管Angel Talavera指出,食品价格上涨了15-20%,这种原本不可能发生在欧洲的事情发生了。政府变得越来越紧张,因为食品通胀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尤其现在是部分国家选举临近之时,食品涨价让人们更加愤怒。

  而欧洲食品通胀的失控又与俄乌冲突脱不开关系,正如不少人担忧的那样,能源危机在暖冬时没有对欧洲造成太大的打击,却在当时埋下了粮食困境的伏笔。

  能源危机威胁化肥生产

  欧盟食品价格的飙升可以追溯到新冠疫情时期,劳动力短缺加上物流瓶颈,严重制约了欧盟内部食品、酒类等商品的生产和流通。

  2021年11月,欧盟通胀率年化水平上升至5.2%,能源通胀率达到27.5%,而食品、酒精和烟草的通胀率仅为2.2%。

  然而,去年能源价格的上涨并不仅仅只是在能源领域中造成破坏。事实上,新冠时期的能源价格走高,加上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与俄罗斯脱钩带来的能源危机,背后牵动的是欧盟全产业的疲弱。

  欧盟无法得到廉价能源,最受打击的领域之一就是化肥业。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又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之一,但由于制裁,欧盟与俄罗斯方面的化肥贸易也被迫放缓。

  化肥的内供外需都被阻断,欧盟食品和饲料生产的核心过程因此被打乱。

  化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来说至关重要。根据安信证券的报告,施用钾肥带来的单亩玉米收益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产量相差一倍之多。

  注:### 黄线为历史数据,下方虚线为历史平均产量,上方虚线为使用钾肥后的玉米亩产

  天灾人祸俱全

  另一方面,乌克兰和俄罗斯又是欧盟粮食供应的主要贸易国家。尴尬的是,乌克兰炮火纷飞,粮食恢复生产之日遥遥无期,而俄罗斯的粮食因双边关系的僵局而减少向欧洲流动。

  最后,欧洲去年经历了极为罕见的干旱天气,导致一些国家的农产品歉收,玉米、大豆和葵花籽作物产量分别下降了16%、15%和12%。这些作物又是保证动物营养的关键饲料,在此情况下,欧洲畜牧业今年只能接受惨淡的产出。

  综合这些因素,天灾人祸可谓是集中爆发。欧盟内部的生产已经被打乱了节奏,更为艰难的是,其他地方的粮食收成也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利好。比如全球最大的糖出口国之一印度,其正在遭受甘蔗减产的打击;而全球各地还需要处理不断扩散的禽流感

  目前,欧洲各国正在通过降低食品增值税、设置价格上限、出台更严格的价格监督措施等,来管控食品上涨的压力。

  然而,欧盟各国清楚的是,干预食品通胀可能比干预能源市场更为复杂,因为能源市场实际上并未遭受类似于干旱这样的气候威胁。甚至说,能源市场本身的涨价压力实际上也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一个推动因素。

  总而言之,欧洲的焦虑仍在不断堆积,政府亟需找到应对良策。

(文章来源:财联社)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