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全国统一有序的农产品大市场,但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滞后,农产品总量平衡、季节平衡、区域平衡、年际平衡的能力较低,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虽然我国已经有了农产品期货市场,但由于发育不够,影响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而农户和农业企业更难利用期货市场回避农产品市场风险。

虽然我国建立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但这些批发市场和一般的集市没有多大的区别。另外,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也是制约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存在“大品种死、小品种活”的状况。农产品属于初级产品,它耐储存、便于运输、方便进行实物交割,加上其生产的季节性、需求的常年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价格波动的频繁性共同决定了农产品*适宜作为期货交易的品种。

目前我国上市交易的正式和试运行的品种,交易活跃的大多是一些小品种,且一个品种活跃,几家交易所争先恐后、纷纷上马,许多热门品种都成了“恶炒”的兑现,结果是“恶炒”一个品种,随之关停一个品种,如白糖、菜籽油等品种先后关停,这样大量游资只得另找出路,越来越集中在剩下的品种上,其中不少是像绿豆、红小豆等小品种上。

小品种、大资金使期货市场的空盘量扩大,而小品种的小产量却无力支持如此巨大的空盘量,后*易导致“多逼空”的局面,逼空的结果是交割月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出现背离,使套期保值者被套,此时形成的期货价格已不是未来商品供求状况的反映,而是多空双方资金实力的反映。

3.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规模小,而且分散,因而承担风险的能力差,经济实力小,加上文化水平低,观念有待更新,所以客观上交易量太小,不能作套期保值交易,主观上不具备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知识和观念;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的规模、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大,但由于现有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因而这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机制没有到位,所以从事期货交易的动力也不足。

4.风险监管力度不够。农产品期货市场自创建以来,风险事故频出,主要是因为管理层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统一的期货法律,对交易所的数量、布局、运作缺乏规划,对经纪公司的数量、运作、组织形式等缺乏有效管理等。目前中国期货交易所的规章制度正逐步完善,大户报告制度、涨跌停板制度等均在各交易所实施,但是各交易所仍然风险事故频出。

其主要原因是风险监控和处罚力度不够。大户分仓、借仓交易,使交易所的大户报告制度形同虚设。有些交易所不公开大户仓量、仓单量,人为破坏期货市场信息公开的优势,客观上为大户操纵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对经纪公司缺乏有效的管理。不法经纪公司不仅在自营业务中蓄意违规,而且帮助不法投机者转移持仓、分仓或提供不实交易记录以逃避管理部门的检查,投机者的这些行为往往造成较大的交易风险。

虽然2003年诸多市场风险得以化解,没有引发大的社会问题,市场运行基本平稳。但也暴露出市场风险预*和事前控制能力的缺陷,在市场风险苗头出现时缺乏有力措施化解,待到矛盾激化时才被动地出台风险控制政策,以致造成一些负面的社会影响。

5.上市品种不完善。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上市交易品种只有十几种,造成很多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风险没有转移的场所和机会,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需要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制约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作用的发挥。而且在现有的十几个交易品种中,交易活跃的仅占少数,这样会导致众多的投资者将资金集中在几个期货品种上,容易出现垄断价格和操纵市场的现象,由此产生的期货市场并没有真实预示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反而制约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6.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联系不紧密。目前全国数十家农产品现货批发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辐射面窄,市场价格没有对未来的预期作用,指导性不强;而能够反映未来价格变化趋势和规律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则只有大豆、小麦等少数期货品种。无法反映农产品整体市场价格信息,不能为农民提供有效的比较价格,加工企业无法利用期货市场规避现货市场风险,他们为保障自身利益,也必然在现货市场与农民争利。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