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四张图纵览期市:纯碱续创历史新高!化工品也涨嗨了 PTA涨停

  今日(7月22日)PTA主力合约涨停,收涨5%;低硫燃料油(LU)主力合约涨超4%;燃油、SC原油、苯乙烯(EB)主力合约涨超3%。跌幅方面,铁矿主力合约跌超5%,花生主力合约跌超4%;红枣主力合约跌超3%;菜粕、菜油、生猪期货主力合约跌超2%。

  截止收盘,螺纹涨1.09%,报5648元;焦炭涨0.07%,报2737.5元;棕榈跌0.32%,报8106元;豆油跌1.02%,报8884元;原油涨3.17%,报426.4元;PTA涨5.0%,报5330元;纯碱涨1.1%,报2394元。

  盘面上,纯碱期货盘中上破2400元关口,续创历史纪录新高,并再度击穿布林带上轨;量能温和,并未出现异常量能现象;关联品种玻璃则进入短暂盘整态势;国信证券认为,光伏玻璃需求拉动,看好纯碱未来1-2 年景气度。我国纯碱产能约3317 万吨/年,2020 年产量约2760 万吨,同比降低1.5%,行业实际开工率83.2%,纯碱下游约60%用于玻璃行业。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爆发增长以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高,我们测算2020-2022 年按照全球光伏装机125、170、220GW 考虑,对于纯碱需求分别为192、271、358万吨,2021 年、2022 年分别新增需求79 万吨、87 万吨。2021、2022 年纯碱产能预计分别减少20 万吨、增加140 万吨。纯碱未来2 年供需格局逐渐转好,有望进入景气上行周期。

  焦点品种方面,螺纹、焦炭、棕榈、豆油、原油成为今日资金追逐对象,成交金额依次为:1212亿、890亿、663亿、641亿、572亿。整体交投活跃度回升,螺纹重返1000亿关口。原油取代沪镍位居第五。

  活跃品种排行前十榜单

  展望商品后市,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认为,这一轮商品上涨周期能否持续,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利率接下来会怎么走,要看美国在政策退出之后居民收入能不能够有一个显著提高,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今年商品上涨主要的驱动来自于海外,但是随着印钱接近尾声,同时美国的疫情得到控制后,出行也在增加,服务相关消费开始回升,老百姓将重新调整消费支出结构,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从最新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已有一个大幅的回落,同时消费者对未来6个月汽车和家电的购买意愿也都在回落,物价上涨的同时收入开始减少。海外的需求在今年年中已经进入拐点,意味着中国的下半年出口相对于上半年来讲将放缓。

  徐小庆继续指出,今年商品上涨,国内需求虽然不是主要的驱动力,但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稳定器。上半年需求是一个中国稳、海外强的格局,下半年海外将开始高位回落,中国也面临需求放缓。中国需求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在疫情发生后,只有两个经济指标回到了疫情前水平:出口和房地产销售。疫情使得房住不炒的房地产相关政策暂时退位,而且居民消费在疫情之后大幅受限,反而激发了居民对房子带来安全感的意识,进一步刺激购房意愿,使整个住宅年销售面积再上一个台阶,到了17亿平米。但这一轮上升是一个比较异常的现象,主要还是疫情带来的政策后遗症,未来一段时间回落至疫情前15亿平米的可能性很大,相当于地产相关的需求会有10%的回落,这对明年黑色需求端的负面影响会较大。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分析称,上半年随着经济持续修复,需求端表现强势,尤其是对工业原材料需求方面,主要有色金属和黑色建材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而全球经济加速复苏则直接影响国际油价等能源价格,并传导至整个化工产业链。预计商品价格整体大幅上涨的时期已经结束。对于大部分商品尤其是有色和黑色品种,可能将会转向震荡阶段。但海外经济复苏将带动石油价格上涨,以及下游化工品价格的普遍上行。因此预计下半年能化品种表现将强于金属,多能化空有色的宏观对冲操作有一定空间。

  摩根士丹利称,从6个月的时间维度来看,美联储的鹰派倾向以及中国控制大宗商品涨价的努力已使基本金属价格跌至更可持续的水平,但该行预计大宗商品还有更大的下行空间。Susan Bates等分析师在第三季度展望报告指出,到2022年供应复苏预计将能满足正常化的需求水平,大多数市场将下行。铝是“最具防御性”的金属,因为高运价导致的运输问题带来持续性影响,而结构性转变也将限制供应的过度增长。价格预测:第三季度2315美元,第四季度2337美元;现货约2427美元。另外,供应问题以及投资者着眼长期需求将给铜带来短线支撑,但从1-2年的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市场供大于求,铜价的下行风险将增大。价格预测:第三季度9039美元,第四季度9149美元;现货约9299.5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最不看好铁矿石,整个下半年及之后中国钢铁产量都将减少。价格预测:第三季度200美元,第四季度160美元;现货约202.80美元。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不存在超级周期。全球经济在疫情开始前就处于下行周期,这一轮的行情是一个补库存的过程,当受到疫情冲击时,供给跟不上需求,库存下降,属于短周期。他推测,今年年底,大宗商品或将迎来拐点。从需求方面来看,中国在本轮周期中没有明显的需求,因为我国坚持“房住不炒”政策,基建投资也低于预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刺激来拉动这轮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对美国而言,需求也是有限的,因为疫情会有一个逐步好转的过程,供给端也会逐渐恢复。目前来看,全球疫情逐步好转,供需两端都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最终会回到基本面。

  美尔雅期货金融期货分析师刘影分析,从经济增长看,国内制造业PMI延续回落,生产经营景气度有所下降,海外经济延续修复、海外供需缺口收敛,进出口增速下滑,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落,补库周期接近尾声,需求面临回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物价方面,按照以往经验,M1增速领先PPI增速近10个月,PPI增速应在今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见顶,但由于此次大宗商品价格受到管控和约束,5月PMI分项指数中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均下滑,PPI增速或提前见顶。PPI的领先性短期仍对CPI有指引作用,且猪肉价格近期存在见底的可能性,预计三季度CPI增速仍然存在上行的可能。整体来看,三季度经济环境或处于经济增速回落、通胀上行的阶段,在此环境下,商品牛市或逐渐接近尾声,预计整体维持中性震荡格局。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