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四张图纵览期市:玻璃、纯碱期货继续创历史纪录新高

  今日(4月30日)国内商品期货收盘,黑色领跌,铁矿、焦炭跌超3%,硅铁、棉纱等跌超2%,塑料、豆一等跌超1%,纸浆、苹果等小幅下跌;LPG涨约5%,玻璃、纯碱等涨超2%,原油、郑煤等涨逾1%,鸡蛋、生猪等小幅上涨。

  截止收盘,螺纹跌0.41%,报5391元;沪镍涨1.48%,报131410元;焦炭跌3.18%,报2606.5元;沪铜0.61%,报71890元;豆油跌0.98%,报8446元;玻璃涨2.54%,报2423元;纯碱涨2.15%,报2087元;铁矿跌3.72%,报1088.5元。

  盘面上,玻璃、纯碱期货继续创历史纪录新高;并双双紧贴布林带上轨运行,玻璃量能较昨日降低,已日线6连阳。国泰君安期货指出,短期偏高二季度仍会有压力,2021年周度级别震荡市。09上方压力2350-2400,下方支撑2230、2170。

  焦点品种方面,螺纹、沪镍、焦炭、沪铜、豆油成为今日资金追逐对象,成交金额依次为:1290亿、930亿、826亿、753亿、626亿。螺纹依旧是交投最活跃品种,沪镍成交额逼近1000亿。

  活跃品种排行前十榜单

  展望商品后市,新时代证券4月初在研报中指出,目前商品涨价只完成了一半,周期股的行情依然没有结束,但是节奏上周期股进入投资的第二个阶段,波动可能会加大。

  中金指出,近期市场预期的大宗商品结构性牛市可能渐行渐远,大宗商品市场投机头寸出现较大规模的获利了结。我们在2021年1月3日研究报告《大宗商品资金流向报告:供需错期,预期有差》中提示过,大宗商品市场面临的问题是阶段性供需错配,市场预期差主要集中在原油和黄金上,有色金属价格已经在反映逐渐趋紧的基本面,农产品价格仍将处于高位。从三月份的资金流向看,多数大宗商品都出现资金流出现象,其中布伦特原油和农产品尤为明显,有色金属资金流出有限。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结构性产能短缺问题,也不足以为通胀持续上升提供基本面支撑,“再通胀交易”更可能是供需错配后的强化投机交易。同期,我们也看到了十年美债名义利率抬升,主要受实际利率上升的推动。

  卓创资讯分析认为,当前国内商品市场正处于牛市中期到牛市末期的过渡阶段,多数商品是高产量、高需求、低“显性库存”状态。截止到4月22日,监测的530+个商品中上涨的有456个,占比超过85%,涨幅超过50%的有33个。

  卓创指出,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或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一是补库存持续时间。2000年以来的第七轮库存周期在2020年一季度前后启动,到2021年6月份持续时间已经来到14个月时间,按照已经经历的几轮库存周期,上升阶段持续时间在12-27个月时间,强库存周期补库存阶段持续时间较长,若为弱库存周期持续时间则较短。二是货币政策收紧预期。2020年面对疫情美国采取史无前例的大放水行动,2021年拜登政府又准备实行大基建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利好大宗商品。2021年要面对政策收紧预期,年内美联储剩余FOMC会议时间为4月、6月、7月、9月、11月、12月,其中,4月的两份调查结果将在5月20日前后公布,6月的调查结果将在7月8日前后公布,这两次的调查结果将成为判断美联储是否会在年内开始缩减QE的重要依据。若4月或6月的调查显示市场已经广泛预期年底将缩减QE,则大概率会如此;若4月和6月的调查结果仍没有变化,则年内缩减QE的概率较低。三是疫情的发展。近一段时间印度新冠疫情引发市场极大关注,日新增感染人数飙升至30万+,这与其检测能力上升有关,亦与其松懈的疫情防控政策有关。印度疫情的发展不能掩盖疫苗接种带来的良好预期。在新冠疫苗接种进度加快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待全球制造业产能增速赶超需求,供需平衡得以修复,商品价格上涨最为坚实的基础将被打破,商品价格上涨的基础将变得不再牢靠。

  中信证券预计,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经济逐渐恢复的背景下,需求回暖与供给瓶颈叠加,预计未来3年内大宗商品中枢价格将持续上行。需求端回暖是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最重要的变量,但产能周期造成的供给瓶颈和长周期的低库存会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中期持续上行。叠加流动性和通胀预期因素,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将表现更好。

  按照年度均价,预计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涨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农产品、原油、基本金属、贵金属、动力煤。首先,天气影响产量,农产品价格向好,尤其是供需缺口较大的玉米和大豆。其次,需求持续恢复,布伦特原油价格中枢2021年预计将回升至55美元/桶。再次,铜矿供给相对刚性,低库存放大需求恢复带来的价格弹性,铜价周期性上行。第四,美国通胀回升成为推升2021年金价的核心动力,预计金价将重回前期高点。最后,供需基本平衡,煤价中枢有望保持平稳。

  后续大宗商品价格短期仍受补库支撑,但对需求边际拐点更敏感。短期海外供需缺口仍可支撑补库存动力,后续需观察需求的边际拐点,从历史经验来看,在补库存的后期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出现滞涨。而本轮库存周期“空中加油”的特点可能也会使得一旦需求出现拐点,补库存周期结束得较快,届时不排除大宗商品价格由“快涨”迅速转为“快跌”的可能。

  摩根大通量化分析师马尔科·克兰诺维奇表示,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开始,这将是过去100年里第五个“超级周期”。前一个“超级周期”始于1996年,受益于中国经济崛起、美国经济恢复、美元走弱等因素影响,并在2008年达到顶峰。随后大宗商品经历了12年的震荡下跌,在这12年内,页岩油供应过量、美元上涨等因素令油价缺乏上行动力。

  海通证券研究所期货主管高上分析说,这一轮大宗商品行情的延续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是货币放水,目前宏观政策并没有转向,全球刺激政策还在不断加码;第二是疫情因素,在疫苗效应以及全球疫情管控升级等举措影响下,全球疫情正呈现出由高点开始回落的迹象;第三,春季旺季行情即将来临。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