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运粮协议再延长之时 G7首次考虑对俄罗斯天然气出手

  5月18日是黑海运粮协议到期的日子。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和联合国去年7月达成的黑海运粮协议已延期两次,由于俄乌分歧加剧再加上七国集团(G7)酝酿推出对俄新制裁,此前关于协议能否再延期的不确定性增大。

  就在运粮协议到期的前一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俄罗斯同意再度延长黑海运粮协议两个月。该消息随后得到俄罗斯、乌克兰和联合国证实。

  消息公布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全线下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协议延期称为“全球的好消息”。

  虽然土耳其和联合国没有透露为延长协议对俄罗斯做出了哪些承诺,但本周五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是俄罗斯与西方博弈的“赛点”。此前有消息称G7准备全面禁止对俄罗斯出口,俄罗斯随即警告一旦西方全面禁止对俄出口,黑海运粮协议将终结。

  随着G7峰会临近,最新消息显示G7不再考虑全面禁止对俄出口,但正在酝酿首次对俄罗斯天然气出手。G7希望欧盟禁止成员国今后重新从已停运的管道进口俄罗斯天然气

  黑海运粮协议延长

  埃尔多安在周三的电视讲话中率先公布了黑海运粮协议延长的消息。他承诺,土耳其将继续努力确保协议的所有条款都得到落实,以让协议能进入下一阶段。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随后在例行记者会上确认了该消息。他指出,黑海运粮协议对全球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正是由于协议的达成,去年全球食品价格从3月的历史新高下降了20%。

  古特雷斯对参与谈判的各方表示了感谢,称黑海运粮协议证明了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有希望能找到让所有人都受益的解决方案。

  俄罗斯外交部在证实延长协议之时指出,俄罗斯对协议的总体评估没有改变,协议执行时出现的“扭曲”应该立刻被纠正。乌克兰副总理库布拉科夫也对协议延长表示欢迎,但强调协议必须“有效运作”。

  由于俄乌分歧加剧,自5月6日以来,还没有运粮船从土耳其进入乌克兰的黑海港口,目前有近70艘运粮船在土耳其海域排队。

  根据协议,联合国、土耳其、俄罗斯和乌克兰组成的四方代表需要在伊斯坦布尔对进出船只进行登船检查,以确保船只没有运载武器和士兵。俄罗斯指责乌克兰滥用登船检查向船主索取贿赂,乌克兰则指责俄罗斯试图破坏运粮协议、先停止登船检查。

  从去年7月开始至今,黑海运粮通道已经运出3028万吨粮食,其中50%为玉米、28%为小麦。黑海运粮通道也是乌克兰粮食出口的主要通道,运输量占乌克兰2022/23年度玉米和小麦出口量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联合国

  黑海运粮协议最初有效期是120天,于去年11月延长了120天,后又在今年3月延长了60天。本周延长后,协议下一次到期时间为7月18日。

  在运粮协议达成时,联合国承诺将协助俄罗斯恢复农产品和化肥出口。虽然西方制裁没有专门针对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但对货运保险、支付等其他领域的制裁实际限制了相关产品出口。运粮协议实施后,俄罗斯多次抱怨该国农产品出口继续受限。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此前警告,如果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受限问题不能解决,俄罗斯将不再延长黑海运粮协议。联合国和土耳其均没有透露,为了说服俄罗斯延长协议,各方做出了哪些承诺。

  俄罗斯外交部4月提出的要求包括西方国家把俄罗斯农业银行重新纳入SWIFT支付系统、重新恢复向俄罗斯供应农业机械和零部件、取消对俄罗斯化肥公司银行账户和金融活动的限制、恢复俄罗斯陶里亚蒂-乌克兰敖德萨氨管道运行。

  随着黑海运粮协议再度延长,当地时间周三收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全线下跌。小麦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6.255美元,跌幅3.4%;玉米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5.615美元,跌幅3.4%;大豆7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3.37美元,跌幅为1.98%。

  G7酝酿新制裁本周五到周日,G7峰会将在日本广岛召开,亚洲局势以及俄乌冲突将是本次峰会的讨论重点。G7成员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俄罗斯曾经也是成员之一,但自2014年开始就被排除在外。欧盟则作为“没有名分”(non-enumerated member)的成员参与G7行动。

  在此次峰会上,G7将公布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此前日本媒体爆料G7准备全面禁止对俄出口,俄罗斯立刻就报道做出反击,威胁将终结黑海运粮协议。

  据路透社、《金融时报》最新报道,消息人士透露,G7的对俄新制裁将针对帮助俄罗斯绕开制裁的第三方国家、限制俄罗斯未来的能源生产、打击可用于支持俄罗斯军方的贸易。

  美国还希望G7成员对制裁方式进行调整,禁止对俄罗斯出口某些种类的所有商品,除非相关商品获得豁免。

  在限制俄罗斯未来的能源生产上,G7正在酝酿首次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手。俄乌冲突开始后,作为西方制裁的反制,俄罗斯减少了对欧盟供气主管道“北溪1号”的供气,另一条经波兰的管道亚马尔管道也停止供气。

  去年9月,北溪项目的两条管道遭遇爆炸袭击,“北溪1号”完全停运。目前,俄罗斯经乌克兰向欧盟供气的管道以及经土耳其向欧盟供气的“土耳其溪”还在运行。俄乌冲突前,欧盟进口的天然气中有40%以上来自俄罗斯,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占比已经降至10%以下。

  根据G7的新提议,即便今后俄罗斯恢复对已停运的管道供气,G7和欧盟成员国也不得再重新通过相关管道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除非俄乌冲突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自俄罗斯减少供气以来,欧盟开始加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美国成为欧盟的主要液化天然气来源国。虽然新提议不会对欧盟的天然气进口产生实际影响,但将标志着欧盟与俄罗斯能源进一步脱钩。

  有欧洲官员认为,这项新提议有部分是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让投资者看到欧盟今后不会立刻重新购买廉价俄罗斯天然气,让投资者安心投资欧洲和北美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但据欧洲政治新闻网报道,欧盟官员透露,欧盟不太可能修改已经制定好的对俄新制裁、把禁止进口俄管道天然气加入本轮制裁中。欧盟正准备推出对俄罗斯的第11轮制裁。

  透露消息的官员称,欧盟内部对于G7提议的天然气制裁没有达成共识。即便是作为G7成员的德国和意大利也心存疑虑,两国都有天然气管道连接俄罗斯。“北溪2号”管道更是德国曾力保的项目,德国还为此遭到美国制裁。

  而在欧盟其他成员国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之时,匈牙利与俄罗斯签署了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匈牙利有80%到85%的天然气供应来自俄罗斯。

  上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访问俄罗斯,重申俄罗斯天然气对匈牙利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此前匈牙利警告,一旦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实施制裁,匈牙利将否决制裁方案。

  欧盟官员称,现在欧盟内部有很多反对声,再加上欧盟的第11轮制裁已经基本制定完成,现在很难临时加入“如此重大的新措施”。

  在对俄罗斯的第11轮制裁中,欧盟还考虑对第三方出手,惩罚帮助俄罗斯逃避欧盟制裁的第三方企业和国家。据悉,七家中国公司以及来自伊朗、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公司将被纳入欧盟制裁名单。

  本月初,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访问德国时,有记者提到欧盟可能因对俄合作而制裁中国企业。

  秦刚回应称,中方不向乌克兰危机相关方出售武器,依法依规审慎处理军民两用物项出口。中俄企业开展正常交往合作,不应受到影响。中方坚决反对依据自身法律,对别国搞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风险提示: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